柳钧不怕挑战,宋运辉又是他的偶像,两人一合伙,别说砸锅卖铁了,搭上命都愿意干。项目折腾了好一阵,结果不负众望,东海一号成功下线,东海集团的大订单稳稳落地,柳钧的企业名声炸开,真硬气。
宋运辉的存在,不仅帮柳钧扫清了技术路上的障碍,更关键让柳钧彻底认清了国产制造的现状——不靠资本吹牛,不靠关系混日子,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本事。
想想看,从《大江大河》到《淬火时代》,宋运辉的人设就没崩过,招人、用人、惜才,步步都走得漂亮,教科书级别的职场老炮,谁跟他合作,谁不说一句“稳”。
柳钧的结局,正是靠死磕技术、稳扎稳打拼出来的。他不靠资本运作上天,不靠走捷径搞投机,硬是在工业赛道里,把国产制造的底气一点点砌出来。
别看剧里戏多,其实放到现实,这种人太少了。吹牛的多,真沉下心搞技术的凤毛麟角。柳钧这路走得难,可他走得值,也走得踏实。
这剧最爽的不是看创业翻盘,而是看一个“技术疯子”不玩套路、不走捷径,靠着一根筋,一步步把国产制造干出了国际水平。
页码: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