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苹果看看

AIGC 微短剧《坐标》:红色记忆的影视新表达

2025-09-16

        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,由广电湘军打造的 AIGC 抗战微短剧《坐标》于近日上线播出。这部由大芒计划工作室与棱镜 AIGC 工作室联合出品的作品,以 “无真人出镜、无实景拍摄、无动捕技术” 的全 AI 创作模式,开创了主旋律题材创作的全新范式。该剧开播后多次登顶猫眼短剧热度日榜与有效播放日榜冠军,斩获 CSM 全国网单集最高同时段省卫排名第 1 的亮眼成绩。

         作为芒果 TV 自研 “山海 AIGC 内容创作平台” 的项目,《坐标》颠覆了传统影视制作流程,依托棱镜 AIGC 工作室一年来在 AI 技术与影视场景融合的探索,该剧实现从文字脚本到静帧画面、动态生成、音乐音效的全流程 AI 化生产,达到了效率提升、成本降低、模式复用,全面推动短剧规模化、批量化生产。技术赋能下的超写实、超高清画面呈现,让 AI 成为解读历史、传递精神的 “精密译者”。

         剧中,在还原盘山伏击战场面时,小到炮弹轨迹、硝烟扩散速度,都严格参照历史战术记载和当时的气象数据。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比如剧中角色周秀兰用铅笔刺敌的镜头,通过强化笔尖锐度和眼中火光,将 “以笔为枪” 的寓意转化为直观画面;在她牺牲的场景中,算法用逆光剪影处理,既避免了血腥,又诗意呈现了英雄视死如归的气节。这种技术处理既守住了内容温度,更让英雄精神突破历史时空局限,成为可触摸、可共鸣的情感符号。

         《坐标》的叙事创新,体现在以 AI 技术构建穿越四十年的 “精神传承索道”。在历史线中,周秀兰棉衣藏图的机变、假地图诱敌的智慧、牺牲前 “中国必胜” 的低语等关键情节,被算法拆解为 127 个情绪节点,通过光影对比强化人物弧光;在现代线中,测绘学院黑板上 “笔即枪” 的箴言与 AI 生成的战场画面实时联动,让当代学生直观感知 “当年紧握的铅笔,如今已变为卫星测绘的笔尖”。

         《坐标》作为国内首部纯 AIGC 抗战微短剧,一方面,其标准化技术流程降低了红色题材的创作门槛,使复杂历史场景得以高效呈现,另一方面,通过 “AI” 结合 “情感” 的内容创新,打破了微短剧题材局限,拓展了主旋律传播的年轻化路径,也预示影视行业可能正在迎来一个全新创作时代。

最新文章

《同甘共苦》紧急撤档:从圣丹斯佳片到 “换脸争议片”,上映之路遇阻

电影

 

阅读15376

《一路繁花》重庆录制获偶遇!叶童优雅出镜,柯淳砍价成亮点

综艺

 

阅读15251

孙菲菲再撕前夫史宏:从赴美照料到当众翻脸,这段婚姻藏多少无奈?

娱乐

 

阅读16592

詹姆斯中国行访谈曝婚姻秘诀:沟通为要,诚实相伴

娱乐

 

阅读11627

港姐李嘉欣香港海港城扫货,四袋爱马仕引围观,55 岁状态惊艳

娱乐

 

阅读18395

冀ICP备202201376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