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苹果看看

小沈阳:跳出 “模式化”,在转型中锚定喜剧初心

2025-10-28

         近日,小沈阳在电影《象山发光事件》首映礼上的一番话,让观众读懂了他近年作品减产的缘由。“尽量挑内容好、没尝试过的,但喜剧是老本行”,这句看似平淡的回应,藏着一位喜剧演员在转型路上的坚持与挣扎。

         作品数量的减少,源于对质量的严苛筛选。曾因《不差钱》一夜成名的小沈阳,早年曾陷入 “高产却口碑滑坡” 的困境。从《三枪拍案惊奇》到积压九年上映的《非常交易》,他坦言早年接戏过密,导致演技难以沉淀。如今的 “减产” 实为主动调整,正如他在映后交流中所说,接戏首要标准是 “内容质量过硬”,这种转变曾得到章子怡等业内人士的认可,称其 “找对了方向”。

         题材的突破,是对自我边界的挑战。新片《象山发光事件》中,他首次涉足悬疑惊悚领域,饰演为寻找失踪好友重返 “发光禁地” 的张鹏。导演赵域选中他,正是看中其 “幽默背后的沉静气质”,这种与以往喜剧形象的反差,恰是小沈阳刻意追求的突破。从《演员 3》中挑战《隐秘的角落》的复杂角色,到如今尝试悬疑题材,他始终在摆脱 “模式化表演” 的标签,即便曾因角色难度大产生畏难情绪,仍未停止探索脚步。

          无论如何转型,喜剧始终是他的精神根基。尽管近年淡出小品舞台,但他多次澄清 “不是不演,是在等好作品”,担心新作品难以超越《不差钱》的经典高度。这种对喜剧的敬畏,让 “老本行” 成为他的底气 —— 即便在悬疑片中,他也能不经意间流露出独特的幽默感,这种特质早已融入表演肌理。正如他所言,尝试新题材是好奇与挑战,而喜剧是刻在骨子里的身份印记。

         从全民笑星到谨慎选角的演员,小沈阳的 “减产” 实则是成熟的选择。在流量与质量的博弈中,他守住了对作品的要求;在转型与坚守的平衡中,他护住了喜剧的初心。《象山发光事件》的尝试或许只是起点,这位在沉静中积蓄力量的喜剧人,终将以更扎实的作品回应期待。

最新文章

权志龙将亮相 APEC 欢迎晚宴,为 21 国元首献艺

娱乐

 

阅读16315

15 秒短视频引 K-Pop 骂战!LE SSERAFIM “卡点” 发布,为何被指 “踩同行”?

娱乐

 

阅读16771

成毅破 “美强惨” 定调王权富贵,李一桐织围巾续剧里温柔

娱乐

 

阅读16738

“六年没分开过一天”!张檬曝与小五相处细节,争议中藏深情

娱乐

 

阅读17066

司晓迪猛料疑云:指控李云迪后删文,自曝藏全圈瓜却疑点重重

娱乐

 

阅读19291

冀ICP备202201376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