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苹果看看

《桂林抗战文化城》:烽火中的文化堡垒与精神传承

2025-07-31
        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,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《国家记忆》栏目将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至 8 月 1 日 20:00,推出两集纪录片《桂林抗战文化城》。该片聚焦 1938 年至 1944 年间桂林的文化抗战历史,展现这座边陲小城成为 “抗战文化之都” 的历程,揭示文化战线在民族救亡中的重要力量。

烽火中的文化奇观:从边陲小城到精神堡垒

         首集围绕桂林成为战时文化重镇的机缘展开。1938 年广州、武汉沦陷后,桂林凭借交通区位、造纸业基础和宽松政治环境,成为文化人的 “避难所” 与 “冲锋地”。当时这里聚集文化名人超千人,49 家印刷厂月排字量超 4000 万,诞生 2000 余种图书,生活书店等进步出版机构扎根于此,形成繁荣的文化景象。
         片中以三维动画还原当年文化盛况:《救亡日报》的油墨香与街头活报剧的呐喊交织,广西省立艺术馆内徐悲鸿的《鸡鸣不已》与赖少其的《抗战门神》木刻相映,构成 “文化战壕”。巴金《桂林的受难》手稿、艾青《吹号者》创作札记等珍贵文献,让观众感受文字背后的民族血性。

笔作刀枪:文化战士的坚守与抗争

         第二集展现文化人以笔为枪的战斗历程。以欧阳予倩改编的桂剧《梁红玉》演出为支点,剧中影射汪精卫的汉奸被处斩时,全场爆发 “打倒汉奸” 的怒吼,令陈璧君仓皇离席,诠释了田汉 “把舞台当作炮台” 的理念。
         片中还有诸多震撼场景:日寇轰炸时,演员顶着爆炸声表演,观众组成人墙护舞台;茅盾在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中暗藏救亡密码;朝鲜义勇队用日语广播瓦解敌军;美国记者笔下 “满街都是扛着笔杆的战士”。这些片段勾勒出文化统一战线的图景 ——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99 个文化团体形成的精神防线坚不可摧。

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

         作为献礼胜利 80 周年的作品,该片延续 “宏大叙事与微观视角结合” 风格,采用实景拍摄、历史影像修复与沉浸式戏剧再现手法。在重建的广西省立艺术馆场景中,现代青年与 “巴金”“艾青” 的虚拟对话,勾连起八十年前的文化坚守与当代传承。
         纪录片收录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秘密交通线故事,展现其转运物资、护送进步青年赴延安的功绩,凸显中国共产党在文化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。片尾从 1944 年文化人携带书稿突围的背影,渐变为今日青少年研学团,升华 “精神长城永不陷落” 的主题。
         该片播出时,央视新闻客户端将同步推出 “寻找身边的抗战文化印记” 互动活动。正如巴金所言:“战士并不一定要持枪上战场,知识、信仰和坚强的意志,同样是致敌人死命的武器”,这是对 “文化抗战” 的深刻注解。

最新文章

《定风波》:今夏最诡谲的 “夜煞” 追踪

电视

 

阅读13765

《暗潮缉凶》:演技派云集,共筑硬核悬疑

电视

 

阅读15738

凤凰卫视《焦土之上》:在历史焦土上镌刻和平之思

影视

 

阅读13765

《新闻女王 2》杀青宴座位表暗藏玄机

电视

 

阅读11495

韩剧《退货儿童》2025:当孩子成为可退换的商品

电视

 

阅读19911

冀ICP备2022013768号-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