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韩国女团 IVE 在美国 KCON 见面会上的操作,直接让粉丝炸了锅。一位网友晒出现场视频,配文扎心:“花了 110 美元,就换来 6 秒的挥手告别!” 画面里,粉丝们排着队从成员面前匆匆走过,而 IVE 的成员们只是站成一排,机械式地挥手致意 —— 全程零互动,甚至连个眼神交流都成了奢侈品。
这段视频在 Instagram 上迅速爆火,播放量飙破 37 万,评论区直接沦陷。网友们怒火中烧:“110 美元就买了个‘人形立牌体验券’?”“我点个外卖还能跟配送员多说两句话呢!” 更有人翻旧账,指出 KCON USA 的活动质量从 2019 年起就一路滑坡,如今简直成了 “割韭菜流水线”。
这场争议背后,折射的是整个海外 K-Pop 市场的畸形现状 —— 票价越来越高,互动越来越少。过去,粉丝见面会好歹还能击掌、合影、简短对话,如今却连最基本的 “停留时间” 都被压缩到极致。有人算了一笔账:按 110 美元换 6 秒计算,每分钟 “互动” 价值 1100 美元,比律师咨询费还贵!
网友们的愤怒不仅针对 IVE,更指向主办方 KCON USA 的敷衍态度:“如果只是挥手,我为什么不去看演唱会大屏幕?”“这根本是把粉丝当 ATM 机。” 甚至有人调侃:“下次是不是得花钱买‘空气互动’—— 成员对着你的方向呼吸一下?”
事实上,类似争议早已不是第一次。随着 K-Pop 全球影响力扩大,海外活动的价格水涨船高,但体验却频频翻车。从 “天价合影券” 到 “3 秒签名会”,粉丝们开始质疑:这类活动到底是在回馈粉丝,还是纯粹的商业收割?
当然,也有粉丝无奈表示:“明知道不值,但还是会去,因为机会太少了。” 这种 “痛并快乐着” 的心态,或许正是主办方敢肆无忌惮的底气。
追星本是你情我愿的事,但当 “见面会” 变成 “挥手会”,当热情被明码标价成 “6 秒 110 美元”,这份纯粹的热爱还能持续多久?或许,是时候让市场回归理性 —— 毕竟,再铁的粉丝,也经不起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敷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