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,黎明的到来从不是突如其来的馈赠,往往裹挟着无尽的黑暗与挣扎。《霞光》中那句 “真正能撑起黎明的,不是枪声,而是那些在黑暗里仍然点燃希望的人”,如同一颗璀璨星辰,既照亮了我们对过往峥嵘岁月的认知,更深刻启迪着当下与未来的前行方向。
回首往昔,1947 年的大连笼罩在国共对峙的紧张氛围中,局势波谲云诡,每一步都暗藏危机。佟丽娅饰演的高大霞,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肩负起发展党组织的重任。她的登场毫无传统英雄的 “光环滤镜”—— 火车站被偷钱包后,不顾形象一路追至赌场讨要,满身市井烟火气,像极了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普通女子。可正是这份 “平凡”,让她的坚守更显动人: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,她乔装周旋、毫不退缩;遭遇同志的误解质疑,她耐心解释、以行动证明。她用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,在黑暗的缝隙中为大连点燃了希望的火种,让革命的微光逐渐汇聚。与之相似,20 世纪 30 年代,中央军委秘书李得钊同志为保护和转移承载党的核心机密的 “中央文库”,置身于暗流涌动的上海。敌人的严密监视、频繁搜捕如影随形,即便后来不幸被捕,面对严刑拷打与名利诱惑,他始终铁骨铮铮、视死如归,最终用生命守护了党的 “精神宝库”,成为黑暗中一座熠熠生辉的灯塔,指引着后续同志继续前行。
这些英雄人物,从不是拥有超能力的 “传奇”,他们也曾是会疲惫、有牵挂的普通人 —— 或许是父母眼中需要呵护的孩子,或许是伴侣心中期盼归家的爱人。然而,在国家危亡、民族受难的关键时刻,他们选择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,以凡人之躯扛起时代重任,在一次次抉择中铸就了伟大的灵魂。他们在黑暗中点燃的希望之火,从来不是孤立的微光:高大霞带动身边群众参与革命,李得钊的牺牲为 “中央文库” 的安全转移争取了时间。这些微光彼此呼应、相互汇聚,最终形成了推动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磅礴力量。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像高大霞、李得钊这样的人,在漫长黑夜里坚守初心、传递信念,黎明的曙光才得以穿透层层阴霾,温柔地照耀大地。
如今,我们生活在远离战火硝烟的和平年代,但 “黑暗” 从未真正消失 —— 它或许是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危机,或许是个人追求梦想路上的坎坷,或许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难题。2020 年初疫情突袭时,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,在隔离病房的 “黑暗” 中守护生命;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攻坚克难,为破解技术 “卡脖子” 难题点亮希望;基层工作者顶着寒风酷暑,在平凡岗位上为社会运转筑牢根基。这些身影,正是新时代 “点燃希望的人”。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,无论身处何种困境,只要心中的希望不熄灭,只要为了希望的奋斗不停歇,就能冲破黑暗、迎来属于自己的 “黎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