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暑假的电影院,票房比冷气更凉。根据平台 7 月 27 日数据:中国内地电影暑期档(6 月至 8 月)票房破 50 亿元,比起 2024 年同期 69.70 亿元、2023 年同期 116.04 亿元,差距一目了然。如果把时间轴拉长,会发现一个尴尬事实:一些被提前买股的 “种子选手” 都在安全线以下挣扎。
豆瓣 8.6 分的《罗小黑战记 2》、7.7 分的《长安的荔枝》票房均低于预期,超豪华明星扎堆的《酱园弄》口碑票房双扑,追光动画新作《聊斋:兰若寺》因 “叙事短板” 反响平平,而姜文 6.7 的《你行!》更是刷新了导演最低成绩,被 00 后戏评 “爹味电影”。
古装 + 职场、民国 + 悬疑、志怪 + 动画…… 常见的爆款公式都抬上来了,为何成绩还是差强人意?问题就出在,观众口味变了、观影门槛高了。
不妨参考一下,2023 年《消失的她》绑定 “孕妇泰国坠崖案”,《孤注一掷》直击缅北诈骗,均取材全民热议社会事件。2024 年的《年会不能停》靠打工人自嘲破 10 亿,《抓娃娃》延续开心麻花稳定的喜剧发挥,再到 2025 年初的《哪吒 2》掀起全民观影狂欢……
从以往火爆的电影作品能看出,“强话题” 是宣传标配,“高共情” 是发酵关键。观众更关注与自身处境共振的细节,要的不是 120 分钟的 “及格”,而是一个非来电影院不可的理由。
当然,票房遇冷并不意味着进入至暗时刻。暑假档进入后半段,在 7 月底出现了新的反弹,《南京照相馆》以平民冒死记录日军暴行的照片为切口,撕开了观影的沉默。首日收获票房 1.57 亿、观影人次超 400 万,成为豆瓣开分 8.5 的 “黑马奇迹”。
除此之外,8 月还有作品变量正在蓄力。由管虎执导的《东极岛》取材二战时期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,或将掀起新的观影高点。若这两部历史题材影片能双双卖座,更能印证:题材不分冷热,成败只在故事怎么讲。
观众还在,他们只是把门槛从 “可看” 提高到 “必须看”。未来的爆款既要打动心灵,也要照进思想,无论是历史题材的厚重叙事,还是现实话题的爽利剖析,都要找到与观众的连接点。今年暑期档的冷热起伏,恰恰也是提醒:观众的眼光愈发敏锐,创作更需打磨真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