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句 “还能这么操作…” 配三个 “三不猴” 表情包,让白百何将东京电影节的暗流推向了台前。随着《春树》奖项争议发酵,“沪圈资本为 37 分钟戏份的王传君撕影帝,女主白百何颗粒无收” 的爆料持续升温,这场未开奖先内讧的戏码,比电影本身更具戏剧性。
  争议的核心围绕影片《春树》展开。作为白百何离婚风波后重返大银幕的关键作品,她饰演的北漂返乡演员 “春树” 扛起全片戏份,场刊评分比王传君高出两分,日本观众评分也领先零点七分,其暴瘦入戏的表演被业内视作冲奖利器。反观王传君饰演的电焊工,戏份不足 40 分钟且台词量仅为女主三分之一,角色定位仅是 “成长催化剂”,却被曝获资本力挺竞逐影帝。
爆料称,沪圈资方以 “停掉文艺片投资” 相要挟,逼迫评委文晏将最佳男主授予王传君,而 “同一影片难兼男女主奖” 的不成文规则,让白百何沦为牺牲品。这一说法迅速点燃舆论,白百何朋友圈再发 “得鱼忘筌” 配 “过河拆桥” 图,被解读为对资本 “用完即弃” 的控诉,相关话题阅读量火速破亿。更耐人寻味的是,她发文时 IP 地址显示为河北,疑似提前从东京电影节离席抗议。
  但争议很快出现反转。有网友指出,王传君曾因批评王家卫作品遭沪圈排斥,甚至错失《繁花》等本土制作,“资本力捧” 说法逻辑存疑。电影节官方也间接驳斥谣言,称从未禁止同一影片包揽男女主奖,《观音山》《地久天长》均有类似先例。支持王传君的声音则以热依扎凭《山海情》少量戏份拿白玉兰视后为例,强调演技而非戏份决定奖项价值。
  这场风波实则折射出内娱沉疴。白百何的 “掀桌”,本质是女演员在资本博弈中的绝地发声 ——《春树》是她重建事业的赌注,奖项旁落意味着转型失败风险。而王传君同样进退两难:获奖则坐实 “资源咖” 标签,击碎演技派滤镜;落选则成 “资本弃子”,职业前路受限。更值得警惕的是舆论场的非理性狂欢,营销号放大对立,网友仅凭碎片化信息站队,让作品本身被争议淹没。
截至 11 月 4 日,东京电影节奖项仍未揭晓,所有爆料均无实锤。但这场闹剧已留下警示:当资本影响力被过度迷信,当演员情绪被当作炒作素材,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行业的创作生态。人们期待 11 月 5 日的颁奖礼能给出答案,更期待一个让演技而非资本说话的公平环境。